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县域内的大中小学可以整合地方资源,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推动思政教育不断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浙江省东阳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东阳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路径。可见,县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东阳市,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牵头下,2023年12月牵头成立了“东阳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共吸纳了19家联盟单位。在近一年的实践中,被光明日报、央广网等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培育思政“金课”,辐射学生近万人,建立多个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形成了“三维特色,四位协同:县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探索和实践”典型案例。
阅读全文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政策水平和专业素养,2024年10月29日-10月30日,北京中唐方德思政研究院联合依兰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依兰县2024年中小学思政工作及教学骨干培训班”,依兰县中小学思政学科骨干教师与中小学校书记、校长10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旨在加强当地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书记、校长的专业素养与领导能力,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师德修养与道德水平,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强、教科研能力高的骨干教师,切实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阅读全文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哈军工精神、龙江优秀精神等为主线,围绕知识传授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学生成长链塑造价值链,形成通链、补链、强链、铸链的一体化机制载体、方法路径、特色品牌,立足黑龙江红色育人资源,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创新性、研究型、特色化体系,努力为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实践教学工作范本,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龙江经验。
阅读全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实践研修等相关要求,2024年暑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洛阳、焦作、郑州、嘉兴、大庆等地参加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思政专业省级培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培训。
阅读全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新场域”“新桥梁”,通过“平台+品牌+移动课堂”三位一体创新赋能大思政育人,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阅读全文东胜区景宁实验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大思政建设模式,汇聚红色力量,整合教育资源,打造社会课堂,拓展协同格局,使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高,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形。
阅读全文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革命先辈萧楚女、恽代英、朱德、刘伯承等曾在学校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革命先烈刘伯坚、蓝蒂裕、彭咏梧、开国上将陈伯钧等在学校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中有11位“红岩英烈”,51名在校学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丰富的红色文化与深厚的百年师蕴是学校“优师”“强师”的宝贵精神财富,熔铸成了“追求真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红色师魂”精神。
阅读全文内蒙古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强化组织领导、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阅读全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遴选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思政工作精品建设项目。在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下,高校思政网策划推出“思政精品案例专栏”,邀请项目入选高校围绕理论武装、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等将典型做法总结凝练为工作案例并面向战线宣传展示,以先进经验示范带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总体提升。
阅读全文山东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组织领导、内外联动、教学改革、实践合作等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阅读全文“真是身临其境,我好像自己也参加了一次长征!”“模拟互动失败了很多次,这个过程让我真实地感悟到红军的信仰之力何其伟大。”……
阅读全文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体局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全力推动传承红色基因与落实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作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强化各学段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教学教研、实践育人、师资培养等举措构筑思政教育共同体,着力构建遵义“红色思政大课堂”育人格局。
阅读全文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求。5年来,校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格局、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将以专栏的形式分期进行展示。本期内容主要展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
阅读全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统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理论论断为新时代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指导。现阶段,着力做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全文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求各级党委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五年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在党中央和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全体思政课教师团结奋进,紧抓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取得了较好成绩。值此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我们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示我校思政课取得的建设成果。
阅读全文改革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要求的关键,也是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础。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不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搭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三位一体“大思政”立体化育人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阅读全文近年来,上海电力大学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特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先后牵头与上海市二十五中学、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临港实验中学等中小学联合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奋力谱写“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思政课一体化新篇章,奏响思政育人的“协奏曲”。
阅读全文1月26日,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展示评选活动此项评选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喜获“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微课”共计12项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阅读全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统构建新时代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认真落实浙江省《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标杆。
阅读全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思政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2023年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