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大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育部

海南师范大学:“一核两翼四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地方生动实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为重点,抓准问题,靶向施策,通过构建“一核两翼四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模式,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出积极有益探索。

阅读全文
湘南学院:打破大中小学段“壁垒” 探索一体化思政教育“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2024年5月,由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苏仙区委区政府三方共同倡议成立的“湘南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属于省内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首次探索。湘南学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秉承“共联、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与8家首批工作联盟单位携手推进内涵式发展,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湘南样板”,形成“湘南特色”,发出“湘南声音”,贡献“湘南智慧”。

阅读全文
小课堂,大能量!《“星墨”小课堂赋能“一体化”大思政》项目入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近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项目入选名单,经学校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等程序,中英国际学院《“星墨”小课堂赋能“一体化”大思政》项目入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阅读全文
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丰富社会实践资源,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中小学校要制定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安排一定课时用于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直接体验和切身感悟。”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无法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阅读全文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县域模式实践探索 ---以浙江省东阳市为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县域内的大中小学可以整合地方资源,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推动思政教育不断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浙江省东阳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东阳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路径。可见,县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东阳市,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牵头下,2023年12月牵头成立了“东阳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共吸纳了19家联盟单位。在近一年的实践中,被光明日报、央广网等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培育思政“金课”,辐射学生近万人,建立多个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形成了“三维特色,四位协同:县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探索和实践”典型案例。

阅读全文
依兰县2024年中小学思政工作及教学骨干培训班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政策水平和专业素养,2024年10月29日-10月30日,北京中唐方德思政研究院联合依兰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依兰县2024年中小学思政工作及教学骨干培训班”,依兰县中小学思政学科骨干教师与中小学校书记、校长10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旨在加强当地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书记、校长的专业素养与领导能力,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师德修养与道德水平,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强、教科研能力高的骨干教师,切实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阅读全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弘扬哈军工精神,构建“六链贯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体系

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哈军工精神、龙江优秀精神等为主线,围绕知识传授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学生成长链塑造价值链,形成通链、补链、强链、铸链的一体化机制载体、方法路径、特色品牌,立足黑龙江红色育人资源,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创新性、研究型、特色化体系,努力为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实践教学工作范本,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龙江经验。

阅读全文
师者精进思政路 研修赋能促成长——2024学年思政课教师暑期研修培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实践研修等相关要求,2024年暑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洛阳、焦作、郑州、嘉兴、大庆等地参加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思政专业省级培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培训。

阅读全文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品牌+移动课堂”创新赋能大思政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新场域”“新桥梁”,通过“平台+品牌+移动课堂”三位一体创新赋能大思政育人,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阅读全文
思政一体化建设典型案例:景宁实验小学:立德树人“大思政” 铸魂育人担使命

东胜区景宁实验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大思政建设模式,汇聚红色力量,整合教育资源,打造社会课堂,拓展协同格局,使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高,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形。

阅读全文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红岩思政”经典案例——探索红色师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革命先辈萧楚女、恽代英、朱德、刘伯承等曾在学校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革命先烈刘伯坚、蓝蒂裕、彭咏梧、开国上将陈伯钧等在学校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中有11位“红岩英烈”,51名在校学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丰富的红色文化与深厚的百年师蕴是学校“优师”“强师”的宝贵精神财富,熔铸成了“追求真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红色师魂”精神。

阅读全文
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遴选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思政工作精品建设项目。在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下,高校思政网策划推出“思政精品案例专栏”,邀请项目入选高校围绕理论武装、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等将典型做法总结凝练为工作案例并面向战线宣传展示,以先进经验示范带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总体提升。

阅读全文
立德树人!红色思政!遵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丰硕

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体局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全力推动传承红色基因与落实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作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强化各学段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教学教研、实践育人、师资培养等举措构筑思政教育共同体,着力构建遵义“红色思政大课堂”育人格局。

阅读全文
齐心聚力谋发展,一体建设谱新篇——北京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统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理论论断为新时代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指导。现阶段,着力做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全文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大思政课”立体化育人体系

改革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要求的关键,也是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础。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不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搭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三位一体“大思政”立体化育人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阅读全文
上海电力大学: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奏响思政育人“协奏曲”

近年来,上海电力大学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特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先后牵头与上海市二十五中学、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临港实验中学等中小学联合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奋力谱写“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思政课一体化新篇章,奏响思政育人的“协奏曲”。

阅读全文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筑牢思政育人“同心圆”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统构建新时代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认真落实浙江省《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标杆。

阅读全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思政“金课堂”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怎么上?在以往印象中,思政课有一定的抬头率不高、不接地气方面的问题。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低头课”,变成了有滋有味的“金课堂”;不再是一人包揽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群情激昂的“相声大会”。

阅读全文
树标杆,作表率!中国人民大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示范担当

今年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基地揭牌。近年来,人大附中通过邀请大学老师到附中上课,组织大学、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等方式,不断创新思政课教与学的方式,循环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思政课的整体规划,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阅读全文
用“红色资源”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发挥支部堡垒、党员带头作用,利用三明红色文化资源,发挥高校辐射引领作用和学科优势,“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初步建成涵盖大中小各学段的一体化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努力培养红色江山接班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