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工具革新,更是育人模式的升级。针对这一潮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工美附中”)设计了“智能体”APP的教育模式,以“数据驱动教育生态重构”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覆盖教学、管理、服务全场景的智慧校园中枢。
2025年6月25日上午,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组织23网络技术1班开展题为《python判断语句——基于AI森林防火预警系统案例》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翻转计算机专业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教学活动是基于扣子平台开发的GAI教学智能体的创新应用,通过整合校本资源与在线平台,构建混合学习环境,形成“教师-学生-GAI智能体”三角色协同的教学模式。
为顺应医学教育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浪潮,推动医学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方式的深度变革,信息化中心红客实验室学生团队在医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开发了“岐问杏林”医学教育AI智能体(以下简称智能体),该智能体依托新一代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权威医学教科书、临床指南、典型病例等多元医学语料,构建多元化、严谨可信的多模态医学知识库,致力于为医学教育与临床培养提供高效、精准的智能支持。
阅读全文6月18日下午,一场聚焦未来教育的实战讲座在学校实训楼E302火热进行。电子工程系于逍航老师以“AI教学智能体的创建与应用”为主题,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互动性强的技术盛宴。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欧阳元东主持。欧阳主任首先对电子工程系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着重强调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现实意义。他号召在场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共同构建“智能共同体”,推动学校教育智能化发展。
阅读全文6月19日,龙岗区“AI赋能教学创新”培训活动在千林山小学举行,全区教育系统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攻坚队全体成员参与活动,共同聆听教育专家带来的AI科普讲座。活动中,千林山小学被授予龙岗区首个“全国智慧教学基地学校”称号,千林山小学同步发布专注于青少年阅读与写作的AI智能体“爱阅故事大王”。该智能体为深圳市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开发的阅读智能体。
阅读全文为贯彻落实学校智慧教育行动年任务,提升“数智融合课程”建设质量,6月11日上午,我校开展“数智融合课程”智能体建设研讨会,邀请智慧树资深产品经理进行专题分享,相关课程负责老师参加此次会议,共同探讨智能体在教育领域的多元应用,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刘胜利教授主持。
阅读全文6月12日晚,数理与统计学院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了AI+数理课程建设系列研讨会:课程专属智能体创建与应用。学院三位老师做了分享,会议由郑中团副院长主持。
阅读全文在人工智能深度重塑教育形态的时代浪潮中,学校和教师该如何“接招”?如何才能让先进技术真正为课堂所用,为教学赋能?如何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拥抱人工智能是教育工作者的时代必答题。
阅读全文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育局紧扣教育数字化战略,以《呼和浩特市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指引,通过“体系构建—教学赋能—资源联动—场景落地”四维布局,加速人工智能教育全域渗透,推动区域教育向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跃升。
阅读全文为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运用前沿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我校于6月5日下午在一楼录播教室,举办了面向全体青年教师的“智慧教学新引擎——智能体深度应用探索”专题信息技术培训。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前沿技术融入传统经管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推出了专家级智能体教育平台,这一创新举措为经管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也为文科教育的创新和赋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阅读全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以提升思政引领力为目标,积极探索AI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阅读全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教学模式与学习体验。为积极探索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新形态,推动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学校启动“课程专属智能体创建与应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阅读全文3月31日,信息中心组织召开北京师范大学AI课程智能体建设工作协调会,讨论我校AI课程智能体部署情况。党政办公室、教务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参会,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马昌威出席,会议由信息中心负责人李睿同志主持。
阅读全文5月23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举行“AI赋能‘慧·彩’绽放”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现场会,从教学、学习、评价、教研、培训等不同方面展示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探索。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结合学校探索案例,共话数智课堂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趋势。
随着罗湖“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以下简称智能体)的出现,难题得以解决,“用两天时间就能设计出一节优质的项目式课程”。这得益于近年来罗湖区教育局与武汉大学、华为公司联合打造的智能体。智能体以生成式、交互式为主要着力点,不但能助力教师基于素养量规,更高效地设计跨学科项目式课程,还能通过精准测评课堂教学情况,促进教师高效教、学生自主学。
阅读全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用AI赋能教育,重磅推出六大AI智能体。依托 DeepSeek、腾讯混元等先进大模型技术,构建 “助学 - 助教 - 助管” 三位一体的智能教育生态体系,全力打造覆盖教学全场景的智能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