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高建设(教育部)

双高专业建设群—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融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新要求,推动专业群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使用国家智慧职教平台提供的各类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和应用服务,推进“A+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数字技术重塑教学空间,探索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阅读全文
双高专业建设群—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整合园区、企业、学校多方资源,创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运营和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益。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数字远程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阅读全文
双高专业建设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

阅读全文
双高专业建设群—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建立健全专业群运行管理机制和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优化群内专业结构,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校企共同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

阅读全文
双高专业建设群—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健全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机制,引进行业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一线技能人才到校全职任教;设立产业教授特聘岗、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吸引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师、技艺传承人等到校兼职兼课。

阅读全文
双高专业建设群—建设一流核心课程

校企共建课程开发中心,对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跟岗挖据绘制能力图谱,升级改造课程内容,更新迭代课程资源,转化企业培训资源,建设“对接岗位、数智融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案例: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职业教育注入新动能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扎根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新要求,以“财贸特质、首都特色、国际知名的新商科职业院校”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方略,构建了“高水平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京商文化传承”的办学特色。学校拥有智慧财经和现代商旅服务2个“双高”专业群和11个“特高”项目,构建了“产城教融合”生态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服务首都产业升级、助力国家战略中展现了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

阅读全文
“双高”盘点丨实施“产教同频、园院协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新模式

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制造业升级,生产变革引起生产过程扁平化,工作岗位复合程度增加,针对单一专业人才岗位能力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教学资源保障不力等问题,学校强化政策保障制度建设,创新适应产业、动态调整的专业群建设机制,实施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形成适应交叉岗位职业能力的纵向进阶、横向融通课程体系,探索实施了“产教同频、园院协同”高水平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综合能力。

阅读全文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强四促”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

奋楫扬帆新时代,笃行致远启新程。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机电答卷。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学校实际,以“四强四促”的工作思路,探索党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2个党支部被选树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3个二级学院党总支、10个二级学院党支部、2个“双带头人”工作室选树为省委教育工委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2个党支部被选树为省委教育工委“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阅读全文
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下,出彩云赋能产教融合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紧跟产业新形势,在地方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深化“政校行企”四方合作,牵头建立了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制造产教联合体、江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省、市级重点产教融合平台。为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育人效能,学校创新性地构建了“双长双带、双班双导”协同育人机制,并巧妙融入高水平专业群、金课建设等要素,携手人人出彩科技有限公司的出彩云平台,共同推进“双高计划”与“五金建设”。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成果典型案例:以四个智慧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学校参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以承担省域“双高”建设、信息化标杆校建设等重点任务为契机,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加快推动数字化...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成果典型案例|“双高”导航、“三爱”伴航、“四融”续航的“四航”工程

​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汽车检测与维修党支部牢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划党建工作,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推进党建,对标“七个有力”,聚焦党建领航、“双高”导航、“三爱”伴航、“四融”续航的“四航”工程,赋能学院党建工作和事业高水平创新发展。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优秀案例之专业群: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面向长三角及江苏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高技术人才需求,响应《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育人目标,聚焦“三教改革”,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汇聚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系统化开展专业资源库、课程和新形态教材建设,打造结构化师资团队、推进虚拟仿真基地建设,提升专业群核心竞争力。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成果典型案例——“智”汇力量 开启国际合作新局面 国际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引进来”“走出去”已成为一条必由之路。它不仅是高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智能制造与装备专业群奋力以“职教出海”为契机,携手国际知名企业,以共建产业学院为载体,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面向海外输出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经验,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典型案例——探索“1234”新路径 培养汽车“新工匠”专业群建设

紧随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湖北千亿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和适应性,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通过实践“一引领二对接三打造四协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汽车“新工匠”。

阅读全文
“双高”建设成果典型案例——“引进来,走出去” 助力学校国际化发展 国际合作

推进国际化办学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校将内涵发展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积极服务襄阳对外开放和综合保税区、自贸片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建设。通过高水平的“引进来”,应用高标准的“活起来”,实现高质量的“走出去”,推进国际化办学实现历史性突破。

阅读全文
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典型案例——锻造优师 精磨课程 革新教法 创新打造“333”人才培养工程

高水平学校建设是学校新的发展方向,赋予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动力。学校紧紧围绕“双高计划”建设各项目标,坚持“学生中心、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人才培养中心任务,持续推进“锻造优师、精磨课程、革新教法”,三维并进的方式全面深化三教改革,以“实施三大工程、把握三大抓手、落实三大举措”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打造“333”人才培养工程,助推学校“双高计划”建设行稳致远。

阅读全文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双高计划”实践案例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B类)建设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区域产业发展同向同行,围绕“一个加强、四个打造、五个提升”的内涵要求,锚定“高端产业发展的支撑者、高职类型标准的制定者、中国方案的国际推广者”的总体目标,实现任务、绩效“双达标”,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阅读全文
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典型案例——构建“52244”体系 高水平引领专业群发展

学校省级会计高水平专业群涵盖会计事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财经商贸类专业。专业群的建设坚持顶层设计,聚焦科学建群,以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宗旨,有效形成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凝练出“五维联动”专业品牌,形成了“双元两合”课程思政标准,构建了“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四链贯通”的品牌集聚效应。

阅读全文
“双高”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打造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实践探索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由19名专任教师和2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人,“双师型”教师占95%。团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及社会服务能力,为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