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武装精品项目。 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目 标引领,运用各种载体分群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工作,推动领导干部、“两院” 院士等专家学者、国企骨干、退役军人、劳动模范等各方面 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培训,打造示范 课堂,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做好党员基本 培训。探索师生理论武装常态化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把 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2.文化育人精品项目。 以强化校园文化以文化人、 以文 育人为目标引领,加强对学校校园文化各版块、各方面的整 体性规划,充分挖掘校园红色资源,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的育 人功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发挥开学 典礼、毕业典礼、校史校训等育人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健 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资源库,实施 “ 一校一品”文化涵育工程,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 和育人实效。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大力创建文明校园,校 风学风良好,在本地本校的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中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心理育人精品项目。 以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目 标引领,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 破,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高 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制作心理科普微课,开展专题 心理讲座,宣传教育活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规范构建心 理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开展测评筛查,构建校内多部门多平 台联动的综合感知系统,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机制健全有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具体应用 场景、工作模式,专兼结合工作队伍规模适当、素质良好, 专项工作经费充足,办公场地和设备条件过硬,评价考核体 系合理。牵头开展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建设,探索形成 有效机制。构建“家校医”长效协同的育人机制和有效办法, 推动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与深度融合,共同关 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保障、筑牢心理安全防线。
4.实践育人精品项目。立足知信行有机统一,推动学校 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构建 实践育人新范式。强化育人目标引领,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 养成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 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战略部署,精准锚定人生发展方向。课内外一体设计,将优质实践资源有机纳 入教学安排,确保社会实践的学时学分安排。深化定向结对 互动,加强与部队、政府、企业、社区、 乡村等校外有关单 位结对子,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强化社会实践联动。结合 专业特色服务,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 融合,推动不同类型的学生结合专业所学,提供特色服务, 解决社会所需。强化成果绩效管理,完善社会实践成果考核、 评价、认定体系建设。注重典型宣传推广,挖掘社会实践先 进典型,提炼有特色的实践育人机制、思路、模式,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实践路径。
5.网络育人精品项目。注重推动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 通、同向同行的高校网络育人格局,有效建立师生黏合度高、 覆盖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平台。完善网络文化成果评 价认证体系,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聘和评奖 评优体系。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各类网络文化 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创新性、实效性,注重加强师 生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教育,育人导向鲜明、 品牌效应显著、运行模式健全、传播效果良好。推动人工智 能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围绕内容供给、队伍建 设、精准思政等领域,创新打造 “AI+思政” 的智慧系统、 典型应用和协同平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智能 化、智慧化。
6.队伍建设精品项目。 以《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为牵引,坚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学校党委常委 会议题,着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 保障、发展有空间,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规模结构合理、 素质能力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立足配备 选聘增效,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 的原则,严格落实专职辅导员事业编制身份,制定专职辅导 员选苗育苗专项培养方案,将专职辅导员选苗育苗人才储备 纳入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立足培训培养赋能,能 够围绕政治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和自身建设等重点内 容,聚焦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从学生思想引导、行为教导、 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升辅导员核心素 质能力,能够设立辅导员培训专项经费,结合本校学科特色 与学生特点,分层组织开展贴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全覆盖培 训,细化不同工作年限辅导员培训内容,实施分群体精准培 训;立足发展晋升畅通,实现达到初、中级职称条件的辅导 员应评尽评,成绩突出的专职辅导员可评聘正高级专业技术 岗位,优化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岗位结构;立足激励保障提 质,能够针对辅导员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不同岗位和不 同职级实际,建立健全系统化、差异化、科学化的辅导员考 评机制。
7.国家安全教育精品项目。 以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进教 材、进课堂、进头脑为目标引领,构建全覆盖、高质量、有 特色的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大 安全理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围绕讲授《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开发有关课件,录制线上课程,分析相关案例, 建设好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应体系。紧密结合当 前国家安全形势任务,精心组织策划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以 点带面加强引领示范,发挥媒体矩阵作用,强化正向引领和 全域传播。精心组织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安全教育 实践品牌。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 宣讲团,组织相关师生深入校园、社区、单位等开展宣讲, 提升实践育人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8.育人共同体精品项目。坚持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 融合,推进多元育人主体共同参与、多方育人资源系统集成、 多维育人载体有机融合,创新打造深度贯通、同题共答的育 人共同体,推动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政工作新范式、 新样态。要聚焦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育人作用, 找准衔接点、互补点,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通过各主体间 的互学互鉴、互联互通,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统筹 安排系列育人行动。优化原有育人载体、渠道和项目,深化 校内外、各环节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推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领域拓展、全方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