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工程。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探索形成“一盘棋”、校地双向共建、深挖三类文化、四线联动、涵养“五心”的五维“廉”动格局,建立廉机制、廉基地、廉资源、廉队伍,将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廉洁意识和行为。
一、统筹“一盘棋”,建立“廉”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形成党委书记带头讲廉、纪委书记深度剖廉、纪委委员指导助廉、纪检委员监督护廉、多元融廉的廉洁教育机制。一是党委书记带头讲廉,将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学习第一议题,融入党风、教风、校风、学风建设,定期开展与联系班级和联系学生的谈心谈话,将廉洁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二是纪委书记深度剖廉,以警示教育月和“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师生观看《一错再错》《风腐同查同治》等警示教育片,学习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组织参观家风馆、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不断夯实大学生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三是纪委委员指导助廉,深入二级学院,指导各党总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分析研判,查找各岗位风险点,明确廉政建设具体任务,开展《沐校园清风正气 书人生廉洁华章》《新生入学廉洁教育》等专题讲座,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四是纪检委员监督护廉,及时跟进廉政学习落实情况、廉洁文化活动参与情况,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五是辅导员多元融廉,通过主题班会、日常管理、谈心谈话等方式,将廉洁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学院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牵头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廉洁教育机制。
二、校地双向共建,建设“廉”基地
贯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一批廉洁教育基地。一是深耕校内资源,完善校内廉洁基地建设。以行政楼、教学楼为依托,打造党风政风、师德师风、家教家风融合的廉洁文化走廊;以党员工作站、图书馆为载体,打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走廊;以校园广场为平台,打造红廉文化长廊。校内文化长廊切实发挥环境育人隐形教育功能,推动廉洁文化教育见诸日常、融入平常。二是深耕地方资源,积极拓展校外基地。强化校馆合作,积极与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监狱等开展共建,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基地,每学年分批次带领大学生走进旺苍红军城、家风馆、翠云廊古蜀道、青川博物馆、川北家风馆、李榕家风馆、广元监狱等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强化校地合作,积极与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共建,邀请企业导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融入行业廉洁从业具体要求,并组织学生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廉洁企业文化学习以及实训锻炼,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清廉人才培养。
三、深挖三类文化,建设“廉”资源
梳理广元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蕴含的廉洁元素,建立廉洁文化资源库。一是建立蜀道文化廉洁资源库。学院进一步整合川北家风馆、李榕家风馆、广元市博物馆、翠云廊古蜀道等廉洁资源,制作廉洁教学资源。如以“县令挽纤”故事为背景,创作了廉洁视频《桔柏渡》,讲述唐朝时期广元地方官员清廉勤政的故事。二是建立红色革命文化廉洁资源库。学院用好旺苍红军城廉政教育展馆、木门会议遗址等红色资源,形成《厚植“红色”根脉 绽放“清廉”之花》《广元籍抗美援朝老兵故事》等教学资源,引导青年与清廉同行。三是建立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廉洁资源库。学院用好麻柳刺绣作品、百花石刻等廉洁文化资源,开展好大学生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形成了大学生讲廉洁思政课等作品。
四、四线联动,建设“廉”队伍
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育人“廉”合体,推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线联动,形成专兼职廉洁育人师资队伍。一是建立校内外教师队伍。学院组成由校内纪检监察部门、基层党支部书记、思政辅导员、专任课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系统地开展廉洁教育在课内课外的实施。学院邀请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校外知名专家、政法干部、道德模范、场馆讲解员、家长代表等担任校外教师。二是共同开展廉洁育人活动。校内外教师联动开展走进家风馆、采访三线建设者等廉洁教育活动。推进廉洁文化资源共享,校外教师队伍向学院提供蜀道文化相关专著、老兵口述史、三线记录片等丰富资源;共同开展廉政方面的课题研究,立项《廉洁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上医者医未病”理念下的高职学生廉洁教育探索》《蜀道文化融入地方中学校本课程研究》等10余项课题。同时,学院常态化开展廉政专题讲座、挂派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推动提升廉洁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五、涵养“五心”,培育“廉”行
聚焦廉洁教育融入三类课堂,涵养学生“五心”,推动大学生廉于思想、廉于学术、廉于社团、廉于生活、廉于就业。一是深耕“第一课堂”,涵养学生敬畏心。聚焦思政课程强化政治引领,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等的学习教育,在思政课中用好警示教育案件、《忏悔录》等资源,强化学生对廉洁的重要性认识;聚焦课程思政强化思想引领,专业课教师结合学科背景挖掘廉洁教育元素,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施策,打造“一课一品”廉洁育人品牌。二是优化“第二课堂”,涵养学生荣辱心、明理心、责任心。以开学仪式、毕业典礼、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新生廉洁第一课、参观禁毒基地、参与法庭庭审、宣传以道德模范、廉洁典型等活动,涵养学生荣辱心、明理心、责任心。三是拓展“第三课堂”,涵养学生纪律心。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守规矩 正风气”“廉话万家传”廉洁短视频征集活动、党纪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纪律规矩意识入脑入心。
内容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关键词:党的建设,廉洁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