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技术教师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专业建设为抓手,通过强化“两化三同”议事决策机制、创新“双链五融”融合发展机制、构建“双向多维”考核激励机制,实施“学思想、强党性、压责任、严考核、重表彰、广宣传、抓团建、暖帮扶”等重点举措,形成以“七力促七干”为核心的党建工作体系,打造高校教师党支部管理示范明显、团队奋斗凸显、激励特色彰显的党建与业务双融互促格局,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党支部在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群人、一颗心、一起拼”干事创业奋斗文化,支部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建设名单等荣誉称号。
党支部强化议事决策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支部和专业建设“同心、同向、同行”;创新党员管理与教学改革、党员监督与业务考评、党员教育与双高建设、组织宣传与团队建设、匠心服务与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党建链与业务链融合发展机制;从师德师风、评优评先、选拔任用、支部发展等多维度构建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党建与业务双向促进。通过健全以上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为实施“七力促七干”工作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教育党员有力,思想领航“愿意干”。“学思想,强党性”,通过抓实政治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愿意干”态度,做合格共产党员。二是管理党员有力,压实责任“带头干”。“压责任,亮身份”,通过推行支部书记双岗双责制,设立党员先锋岗,以“头雁效应”激发“带头干”动能。三是监督党员有力,严格考核“守规干”。“严考核,守底线”,通过创新师德师风大数据监督机制,划定行为边界,确保“守规干”落地。四是组织师生有力,协同攻坚“一起干”。“抓团建,重表彰”,通过构建“专业年度作战任务清单、团队攻坚任务书、岗位职责任务单”三级党建工作责任制,支部书记、专业主任“双签字”,构建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团队任务工作进展,凝聚“一起干”合力。五是宣传师生有力,树立典型“加油干”。“广宣传,树典型”,通过探索党员先进典型触发机制,设立七类表彰奖项、打造党员示范墙,以典型案例激活“加油干”热情。六是凝聚师生有力,价值引领“齐心干”。“强根基,重实践”,厚植思政内涵,通过深化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融合,共建思政研究中心,推动“三全育人”形成“齐心干”共识。七是服务师生有力,解决难题“放心干”。“暖帮扶,聚人心”,通过搭建师生服务数字化平台,“1+1结对”帮扶工程,推进师生服务精细化,依托突击队开展“科技进企业”等实践,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发展,筑牢“放心干”后盾。
党员示范作用凸显,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以支部党员为核心,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科研团队4个、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获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1人、黄炎培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4人,广东省“知史爱党”学习积极分子2人;获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建研究专项)等党建类省级项目5项,获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典型案例一等奖1项、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案例二等奖1项、广东省师德征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党建业务双融互促,专业建设硕果累累
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近5年,培养软件技术技能人才8143人,开发类岗位平均月薪超万元;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129项,以学生为主力军研发产品164款,获软件著作权99项;培养全国最美职校生等学生先进典型9名。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达98.5%,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对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满意度99.24%,育人成效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37家主流媒体报道。专业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显著提升。校企共建教育部软件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科研平台3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国家级课程2门、省级课程8门,国规教材5部;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45项,到账经费369万,创造经济效益1420万。据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显示,软件技术专业在全国622个软件技术专业中位居第5名。成果引领示范强,全国影响力大。创新实践“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化教学体系、“云中课堂”教学模式等改革,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2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改革成果受到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20家主流媒体报道,在全国46所兄弟院校应用,108所院校前来交流学习。
内容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关键词:党的建设,学思想,强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