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商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成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育出一批高质量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课“金课”、思政课精品课程,打造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选树一批价值高、可推广的教学研究成果,构建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2024年该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一、建新机制,思政底色足
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双主任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有效整合各二级学院、职能部处资源,有力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多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制定《福州工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课程思政三百行动计划”,启动“双万引领工程”“金师金课工程”“精品课程工程”建设,将福建地域文化,特别是永泰“红、古、绿”三色基因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工作全过程。目前,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教学活动100%融入思政元素,建成10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100门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二、打造新体系,育人效果佳
建立以特色课程、专业课程思政为核心圈;中国大学MOOC、福课联盟优质教学资源、校内思政课程、校园文化为浸润圈;第二课堂延展、实践平台锻炼为拓展圈的“三圈层”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党建与思政工作品牌先后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省级“一融双优”典型案例等20余项。2023年,教育部思政司领导莅校调研党建与思政工作时给予高度评价。
三、探索新方法,建设成果多
中心充分挖掘区域优质育人资源,吸纳一大批名师名匠引领教师开展多元教学方法探索,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推进人工智能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加快课程思政教学法改革,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学校拥有一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省级应用型培育专业,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思政课“金课”、省级思政精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30余门。教师发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课程思政类学术论文30余篇。中心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地共建山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获2025年度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举办以永泰大中小学为主体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课程思政作品展。
四、汇聚新力量,师资队伍优
中心依托名师工作室、课程思政教研室等平台,定期开展教学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培育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学校拥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福州市首批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教研创新团队;多人入选省级课程思政名师、省级课程思政专家、省级新工科新文科专家;教师在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屡获佳绩,在国家级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人工智能教师教学竞赛、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各类教学竞赛中捷报频传,展现了创优争先、奋勇拼搏的良好风貌。
五、拓宽新渠道,社会反响好
中心牵头成立永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构建“3×3”矩阵式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发挥“1+N”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行动,主办永泰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跨院校教学合作长效机制,课程思政成果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福建省高等教育智慧平台等渠道推广共享。学生志愿者在台江区为来自泰国、印度、津巴布韦等7个国家的海外青年、留学生代表介绍福州传统文化,在马尾志愿讲解福建船政历史与文化,学生专业素养与学校育人成效受到高度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福州工商学院将持续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中心建成服务福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示范中心,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内容来源:福州工商学院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