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成果(教育部)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第二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圆满结束

7月11日至14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二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学教育管理全过程。


ed_1750227227622013.png

研修班大合影


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贝淳在开班仪式上对承接本次研修班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表示诚挚谢意,并对参训学员转达学校三点要求:一是深刻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三是坚持终身学习,持续精进,学习名师大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郝中建向全体学员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和社会贡献,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


ed_1750227258142026.png


好风借力,方能“青云直上”。为期4天的研修学习,安排了8场专题讲座、1次现场参观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教授,夏璐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吉教授,张智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刘书林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峰教授,王颖副教授等专家学者从师风师德建设、思政教育前沿选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互济的教学策略、政治社会化属性和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讲授。现场参观教学于7月13日下午前往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进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心常务主任助理兰洋老师全面介绍了中心建设成果。


ed_1750227289452085.png


在学期间,班级学员分为5个小组,开展组内交流讨论8场、自行组织学习实践10次、心得汇报6次,充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内容上精准把握,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习精神,真正做到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思想成果、能力成果、实践成果。

持续发力,扬帆正是当时。研修班结业仪式上,党支部书记龚建林倡议学员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研修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自身的教学教育工作,着力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体系化、科学化、特色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班长曹亚琴发言表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专题研修学习使大家对“大思政课”建设理念及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指导大家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更加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且不断增强教学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

继去年7月份我校在揭阳校区举办第一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后,本次专题研修班聚集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思政课程专任教师、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共50余名参加。教师们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将理论转化为推动广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强大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内容来源:广东工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