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一场聚焦未来教育的实战讲座在学校实训楼E302火热进行。电子工程系于逍航老师以“AI教学智能体的创建与应用”为主题,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互动性强的技术盛宴。
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欧阳元东主持。欧阳主任首先对电子工程系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着重强调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现实意义。他号召在场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共同构建“智能共同体”,推动学校教育智能化发展。 讲座中,于逍航老师直击核心,围绕“智能体是什么?能否赋能教学?如何赋能教学?”三大关键问题展开讲解。他不仅清晰阐释了概念,更现场实操演示,介绍了豆包、扣子等应用平台。通过一步步创建教学智能体的过程,于老师将看似复杂的AI技术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揭开了智能体赋能教学的神秘面纱。 最引人入胜的环节,是于老师运用扣子平台的工作流技术,现场开发并展示了高度个性化的数字人教学智能体。这一“理论+实操”的深度结合,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了AI智能体在知识传递、技能展示、互动反馈、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实际效能,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与思考。 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听课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刷新了他们对AI教育应用的认知,智能体作为AI赋能教育的“落脚点”,其展现出的能力令人感到“神奇、神秘且神气”。教师们深受启发,跃跃欲试,决心将所学融入本职工作,探索AI助力教学的新路径。 本次讲座作为学校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教研活动,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育视野,还为学校智慧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职业教育在AI时代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助力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不断前行。
来源:东莞理工学校
关键词:课程智能体,智能体,赋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