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内蒙古呼伦贝尔森林消防支队受邀走进驻地海拉尔区第三中学,携手1200余名师生联合开展应对自然灾害科普讲座、动态灭火装备展示、灭火原理演示和灭火器材操作使用等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理念,帮助他们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逃生避险技能。
步入海拉尔区第三中学多媒体教室,一堂关于森林草原火灾、地震、溺水等灾害的成因、危害以及应对方法的科普公开课如约开讲。“地震来了怎么办?”“冰层落水如何自救?”“户外露营迷失方向怎么避险?”......生活周边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基本方法讲解让在场的师生们受益匪浅。海拉尔区高二学生袁野说:“如果让更多的同学掌握突发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对于大家平安出行至关重要,我们不光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文化,更应该多学习这样的安全技能!”课堂上,互动频繁、气氛热烈,授课教员列举相关的案例,结合校园实际,类似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室内火灾发生、地震逃生等应对灾害危险时的正确逃生方法。
在教学楼前,森林消防员们将救援车辆、装备和应急通信等设备有序排列,设立装备功能体验区、森林火灾蔓延演示区、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区和有奖问答互动区,供全校师生了解、体验常见的自然灾害逃生避险方法和救援装备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首先登场的是森林草原火灾蔓延实验,消防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铺设平面和斜坡火线,点燃后模拟不同真实火场环境可燃物的燃烧速度和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地形和工具进行初期扑救。海拉尔区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志宇向大家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在斜坡地形下,干草的燃烧速度是平面地形下的两倍,如果在野外遇到火灾,一定要避开高角度的危险火环境。”可燃物燃烧蔓延实验结束后,野外随意扔的烟头引起火灾和灭火器的操作使用随即登场,不少同学们踊跃登场,争相体验灭火器的操作使用。高一学生崔雅琪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灭火器的使用,这次是我亲手拿着灭火器将‘大火’扑灭,以后遇到需要使用灭火器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在救援装备展示区,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水域救援、地震救援各类救援装备有序排列,消防员通过讲解、演示,师生们亲自上手体验,让大家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救援装备的使用原理都有了直观的认识。海拉尔区大队大队长李伟介绍:“不少师生们对救援装备兴趣很高,在体验中也能够按照操作流程,下步我们多与校方开展共建,定期向他们科普救援常识,为创建‘平安校园’贡献力量。”广大师生还沉浸式参与了防灾减灾有奖问答环节。问题涵盖了各类防灾减灾知识,“消防小熊”的奖品受到热捧,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踊跃答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师生们还观摩了水域救援、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的先进救援装备,如冲锋舟、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了解了这些装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同样受到邀请的还有呼伦贝尔市医院抽组的专家团队,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骨折脱位等应急处理知识,现场示范、实操指导。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伯骁说:“来到学校为师生普及日常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方法,让他们切实了解专业知识,掌握处置流程,为后续开展治疗打下来坚实基础,力求将专业的急救技能转化为学生易学、能用,管用的‘救命法宝’。”
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各单位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下步,支队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推动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主题党日活动;防灾减灾;应急逃生;安全和谐
内容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