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市教委即日起至2026年3月上旬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以下简称市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面向学生的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面向教师的课程教学赛道。成长赛道设高教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和职教组(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承办),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承办)、高教研究生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和职教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承办),课程教学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首都师范大学承办)。

  1.成长赛道。主要面向本、专科非毕业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2.就业赛道。面向本、专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

  3.课程教学赛道。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专业类课程),考察课程建设和创新情况以及实施效果。

  (二)同期活动。各高校围绕主体赛事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供需对接、创业带动就业、职业体验、课程教学研讨等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活动。

  二、组织机构

  (一)市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由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承办。

  (二)市赛设立组织委员会,负责市赛的组织实施。市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三)市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评审等工作。

  (四)市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赛事组织、评审等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市赛纪律行为予以处理。

  三、市赛赛制

  (一)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市赛采用初赛、决赛和总决赛三级赛制;课程教学赛道市赛采用初赛和决赛二级赛制。

  (二)校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各高校参照市赛方案,自主确定校赛参赛名额、比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

  (三)市赛组委会综合考虑各校成长、就业赛道参赛人数、就业指导和招聘活动情况、用人单位参与数量等因素确定市赛参赛名额。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各组别每所高校入围市赛总决赛选手不超过1人。市赛结束后,根据国赛组委会分配的名额,择优推荐全国总决赛参赛选手。

  四、赛程安排

  (一)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

  1.参赛报名(2025年10月—2025年12月17日)。参赛选手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以下简称国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进行报名,在国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

  国赛平台开放时间为2025年10月20日,市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17日。

  2.校赛(2025年10月—2025年12月22日)。各高校按要求设校级管理员,使用国赛组委会分配的账号登录国赛平台进行校赛的管理及信息查看。各校赛组织工作不晚于2025年12月22日。

  国赛平台成长赛道生涯闯关功能、就业赛道职业适配度测评功能,参赛选手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3.市赛(2025年12月23日—2026年3月15日)。市赛初赛采用网络评审,决赛及总决赛采用现场比赛决出市赛各类奖项,市赛组委会于2026年3月15日前完成市赛组织和评审工作,并组织颁奖典礼,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课程教学赛道

  1.参赛报名(2025年10月—11月)。参赛选手通过京彩引航赛事平台(简称平台,网址:https://bjpxzd.bysjy.com.cn/)报名,平台开放时间为2025  年10月27日,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1月20日17:00。逾期未提交报名信息的,将视为自动放弃相应名额。须注意,报名人员信息和参赛材料在截止日期前可更改,截止日期后将无法再进行修改。

  2.市赛初赛(2025年11月22日—11月28日)。市赛组委会于2025年11月28日前完成课程教学赛道组织和网络评审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市赛决赛(2025年12月10日前)市赛组委会组织选手现场进行课程建设情况汇报、教学展示、互动答辩三个环节的比赛,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全国总决赛(2026年1—4月)。参加总决赛选手通过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国赛安排另行通知。

  五、参赛要求

  (一)大赛成长、就业赛道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往届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金奖、银奖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原赛道比赛。

  (二)课程教学赛道每校不超过2门,每门确定1名课程主讲教师(须是学校在编或正式聘用人员)作为选手参加现场比赛,比赛主要面向必修课,有特色的选修课也可参赛,课程近3年开设至少2轮。

  (三)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确保真实,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各高校须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参赛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六、激励措施

  (一)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市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课程教学赛道市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另设高校最佳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最佳组织奖校内参与率不低于70%,优秀组织奖校内参与率不低于50%或参与人数不少于10000人。

  (二)各高校应为获得国赛奖项、市赛金奖奖项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激励。

  (三)参加市决赛成长赛道比赛的学生,学校优先推荐实习机会;参加市决赛就业赛道比赛的学生,学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七、工作要求

  (一)充分发动。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动员学生在读期间至少参与一届大赛,把大赛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动更多大学生、教师了解和参与大赛,将大赛与各类生涯教育、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校园招聘等活动统筹组织。

  (二)精心组织。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在学生生涯教育、就业服务、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再投入、再促进,为举办赛事和同期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坚持公益办赛、公平办赛、开放办赛、节俭办赛、廉洁办赛、安全办赛。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赛事的沟通交流工作,在11月7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信息填报。

图片1.png

  (三)广泛宣传。各高校要主动联系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经验。各高校要认真总结梳理办赛经验,推动校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要用好大赛成果,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和育人价值,加力宣传涌现出的朋辈教育典型人物和事迹,推出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做法,典型经验、做法及时报组委会。各校于12月22日前提交同期活动基础数据等内容,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八、其他事项

  (一)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市赛组委会所有。不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开展上述活动。

  (二)市赛组委会联系人:冉红涛,电话:010-56809042。

  附件: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5年10月27日


关键词:北京市,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