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今应对国际竞争与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2008年,经过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共识与合力,并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口,以工程训练中心为载体,重构组织重塑体系,逐步构建了一个多主体协力、多学科交叉、多维度开放的创新实践育人体系,使学生在扎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与产业发展,培养跨界思维、系统工程能力与主动创新能力,在不确定性问题与不断挑战中实现自我成长。至2016年学校正式挂牌成立了学生创新中心,成为学生的设备图书馆、学习工作坊、科创练武堂与校企握手区。
成果通过重构机构、拓展功能、串联院系部处,形成“一体两翼三横四纵”的实践育人系统新架构。以“全链贯通”为主线,以“问题驱动”为牵引,以“跨界融合”为抓手重塑构建学-练-创相长的实践育人新体系。在工程训练的基础上,设立了提升层、强化层、高阶层环环相扣的课程模块,同时打开学科、学校、学习的边界,全方位交叉融合。以科教、产教与赛教融合的模式培养学生解决“真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工程训练到主动创新、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贯通。教学体系的变革推动了教学管理的变革,以支持替代约束,以自营自主替代统一管理,营造“竞合交织、自主开放”的实践育人新生态。
成果有效解决了以下教学问题:
(1)如何在原有实践教学的组织架构与管理规则上,搭建多主体协力、多学科交叉、多维度开放的实践育人平台?
(2)如何在“车铣刨磨、锉刀榔头”传统工程训练的基础上,拓展以创新为引领的实践课程体系?
(3)如何在被动“完成学分”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主动性?
成果经过多年实践,所获成效显著,学生创新活力迸发。全校参与省部级以上科创竞赛并获奖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有超过3200人次获得国内外各大赛事奖近千项。特别是2021年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金奖,并在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获5项金奖与“先进集体奖”。
成果获得多方肯定,颇具国内外影响力。中心吸引了来自10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8000多人次参观学习,受到CCTV-1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获评首批国家双创学院、国家虚拟仿真示范教学中心、华为全球优秀人才生态伙伴奖(国内高校唯一)、优秀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连续三年)等,并支撑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获评优秀。
内容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教学成果奖,创新实践,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