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内容
医学教育肩负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时代医学教育应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医”的本质,把握“新”的特质,勠力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新战略、科技革命新趋势和医学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体制机制优势,依托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立足医学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的优势,着力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本成果契合“新医科”要求的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构建了新时代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X+医”与“医+X”交叉协同。推进以临床医学为引领、生物医学科学为基础、医学技术创新为重点的专业布局;建设纵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进阶式实验整合课程和医工医理医文等交叉课程及系列配套教材;组建学科融合师资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师资团队,完善医学生知识体系。二是教学引领与科研创新协同。将创新能力培养系统性纳入课程体系,以交叉学科为引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以大师引领、名师示范和三师联动为抓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以课内外和海内外实践教学为载体,培养医学生中国价值和全球视野;以制度建设为突破,有力支撑育人生态。
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综合实力和医学学科优势切实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批名师名医潜心教学,为社会输送了四万余名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学生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103人次,“医+X”法文班学生52.9%获得法国外籍住院医师资格;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斐然。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30个,新增两院院士12人,长江特聘教授19人,国家杰青64人。形成师生互相成就、互相卓越的良好态势,开创了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医学院的“交医模式”,为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交医方案”,引领了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方向。
本成果有效解决了以下关键教学问题:
一是“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亟需丰富医学生知识体系,以满足新时代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
二是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必需注重创新潜质培养,以期拥有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
三是新冠疫情和全球健康治理对医学人才成长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更需优化育人生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使命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
内容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教学成果奖,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