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内容:
兴教之本,在教师。研究型大学铸就一流师资,关键在推动教师追求卓越学术。2012年起,川大、重大依托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发展了卓越学术是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并重互促的新内涵,探索卓越学术引领教师教学发展之道,为一流人才培养强基固本。
以卓越学术为引领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
两校以培育“品德高尚、学术卓越、师道精湛”的卓越教师为目标,以“提升教学的研究性”“强化科研的教育性”为双引擎,树立了卓越学术引领教师教学发展的新理念,推进教师深研教学“高深学问”、铸牢专业“学术功底”,促成教学学术和学科学术融合发展,构筑了追求有灵魂的卓越教育的教师教学发展模式。一是引导教师把握高等教育大势、人才成长趋势、教学创新形势,凝聚育人共识;二是拓展数智化探究式教学实践,锤炼育人本领;三是“目标导向-导师引领-重奖激励-配套支持”,制度化系统性推进多维教学发展全覆盖,夯实教师可持续发展根基。卓越学术的内涵得以丰富,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并重互促的理念深入人心,卓越学术引领教师教学发展的新路径深度耦合“教-研-学”,推动前沿科研服务国家战略、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知识体系,促进教学相长、科教相生,共建共享机制激发教学共同体群体效应,激励教师持续钻研学术、创新教学、潜心育人。
十年深耕,提振了师资整体实力,促进了两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成效凸显。近五年,“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相继涌现,以川大冯小明(杰出教学奖)、重大鲜学福(最美奋斗者)为代表的大批卓越教师引领专业建设“以质图强”实现新突破;川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线下金课数均列全国第一,首届教材奖成绩突出;新工科建设的“重大经验”影响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示范效应明显;两校双创教育领跑全国,国家级示范评选实现“全满贯”“大满贯”,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金奖数均位全国前列。两校共接待北大、西交等千余所高校调研,主要完成人百余场专题报告受益人逾十万。项目的主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
(一)凝聚共识,确立并贯彻以卓越学术引领教师教学发展的新理念
1.教育思想大讨论丰富卓越学术内涵
两校达成卓越学术是一流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有机融合共识,引导教师深研教学“高深学问”,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 ,提升教学研究性;力促教师将科研奋斗历程和前沿研究转化为学科知识体系、融入教学体系,强化科研的教育性,追求有灵魂的卓越教育。
四川大学各学院积极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
2.面向未来的教与学研究汇集育人智慧
首创“教学创客中心”“未来学习研究中心”,以“四新”“课程思政”“未来教育”为代表年均千余教研项目,着眼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致力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涵育教师创新创造能力,提升育人水平。
四川大学教学创客中心
聚焦立德树人、开展面向未来的研究,
图为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3.打破边界的碰撞激发教学创新
“教学俱乐部”跨校跨学科拓展,“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研讨纵深推进,聚焦教学的互动性、针对性、生动性,追求教学达到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锤炼本领,实招硬招推动教学学术和学科学术融合发展
1.全要素全周期生涯发展规划指明教师成长方向
《教学学术能力提升全覆盖实施方案》绘就蓝图,“青椒教谭”“教与学发展论坛”“学术大师论教育”等30类教发品牌全方位提升教育责任境界、夯实教学创新能力,铺就个性化发展平台。
全要素全周期教师发展规划
2.数智化探究式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看家本领”
“智慧教学校园行”推广信息化、探究式教学,智能教室和大数据平台支持每位老师开展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PBL、TBL等研究性教学夯实教学能力,造就高阶课堂。
3.“三进-三结合”铸牢教师“学术功底”
实施教师“三结合”全覆盖,科研与育人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相结合;推动院士等首席专家领衔创新班、先导课,推进前沿创新平台开展科研训练,吸引80%的学生“三进”——学生进课题组、学生进科研团队、学生进实验室,耦合“教-研-学”,教学相长、科教相生,促学科深厚、教学精湛。
“三进-三结合”耦合“教-研-学”
(三)强化保障,多措并举夯实卓越教师可持续发展根基
1.共建机制汇聚教发合力
两校依托国家级教发示范中心凝聚研究智慧和导师力量,共享教研创新成果、借鉴激励评价良方,共绘教师发展蓝图,共同坚守卓越学术引领的教师发展方向。
2.激励性评价改革提升追求卓越动力
持续重奖典范名师,一揽子教学奖励激发教师育人热情,VIR(智力、情感、价值)三维模型优化教学评价,考核晋级科教并重,为教师卓越发展领航。
3.多维教发体系释放教学共同体育人活力。
目标任务牵引、“卓越导师”全覆盖、《教发指南》及经费场地保障等,制度化推动教师发展贯穿“校-院系-基层教学组织”、直达两校的1763个教师团队,教学和科研成果交相辉映、亮点纷呈。
成果经验深受认同、广为借鉴,被教育部高度肯定,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3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推广价值引起热切关注,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内容来源:四川大学e教务
关键词:教学成果奖,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