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教育部)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元浸润 精准培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成果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引擎,四川大学主动作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和不断探索实践,达成了大学生未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人人皆需要创新创业精气神的共识,形成了让学生谋事业创事业、重在创新、成就“双创人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自2004年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制度起,持续发力,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由独立思考能力、协作担当能力和敢闯会创能力汇聚而成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夯实学生干事创业后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ed_1752731795437176.png


本成果突破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同于开公司、办企业的偏见,系统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以全课程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川大的创新创业教育观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主业态多元浸润和科教产创全链条精准培育为路径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主业态通过挑战性高阶课程、常态化交叉实践、长效化政策机制多元浸润每一位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科教产创全链条,通过实效化师资培训、精细化对接企业、专业化分级指导,让学生在实景实项实干中学,精准培育学生谋事创业硬实力。


ed_1752731856852038.png


十余年探索实践,川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学生乐于利用所学所思敢闯会创,每年逾1.8万人次申报国创计划,覆盖面100%;30余个国创计划项目入选全国大创年会;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国赛斩获19金,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四,58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实现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荣誉“全满贯”。李克强总理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肯定川大的做法可研究推广,孙春兰副总理亲切接见“互联网+”国赛获奖团队。央视、教育部官网、国家发改委官网等报道300余次。广东等多省教育厅和北京大学等800余所院校“考察调研团”前来交流借鉴。


ed_1752731914201511.png


项目解决问题的方法

谋事创业的教育观引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思想讨论汇聚师生共识

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年度本科教育工作会,让谋事业创事业、重在创新、成就“双创人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成为共识。

顶层设计“双创18条”绘就路线图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18条,从教师、课程、课堂、平台建设和条件保障全面规划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设领导小组、双创办、双创学院,专岗统筹校内外双创资源。

产城校共生涵育创新创业文化

参与制定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指标,结对天府新区等37区域,催生温江区创业新政,共建产教融合基地28个,承办国家“双创周”,每年云展播推送项目60个,布局前瞻技术超百个,实境激发迎难而上冲劲。


ed_1752733414317696.png


人才培养主业态多元浸润创新创业素养

挑战性高阶课程厚植创新创业基因

创新创业型2000余门、跨学科课程1000余门与“国创”年均3600项目耦合,24间双创专用研讨室等九类510余间智慧教室支撑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全覆盖,促进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交叉实践常态化开阔视野学会担当

多学科共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5个、双学士学位8个、交叉创新班13个、辅修专业27个、国创计划交叉组300项/年,“碰创”路演开放选题,科创竞赛100%跨学科组队,多层次、全方位让学生拓宽眼界、体验协作、领悟责任。


ed_1752733451873397.png


政策机制长效化孕育挑战创新精神

创新学分2008级起列入必修,2018级提至4学分,升级学分获取挑战度。多样化毕业论文1400余篇/年熏染创新底色。知识产权允许学生免费使用五年,绿色通道助力学生入驻科技园,不受限制最长学习年限等40余项政策激励创新创业勇气。

科教产创全链条精准培育创新创业能力

师资培训实效化造就双创胜任力

“产业对接”“投融资咨询”等师生创客联合培训每年500余场帮助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升4500余位校内外导师双创投入度和高阶教学水平。


ed_1752733510294018.png


对接企业精细化成就师生同创

首创“国创计划企业命题组”,师生揭榜应需研发项目256个。应答企业命题,勇夺“互联网+”国赛产业赛道西部首金。发布《校企合作育人机会清单》,国家电网等11家龙头企业“五进校”,校企行活动500场/年,实项实干淬炼协作担当。


ed_1752733537768806.png


分级指导专业化铸就敢闯会创

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熟度量表”分步分级专业指导,提升会创本领,3年10万人次受益。创设“不服来辩”赛制,包容试错、鼓励学生不服输,复活出2个互赛国金。


ed_1752733572850818.png


自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熟度量表”颁布使用以来,四川大学“国创计划”立项的1500项创新创业项目成熟度均值呈显著上升趋势。校级项目成熟度均值从颁布前的基准值4.0上升到颁布后的4.8和5.5,分别比基准值增长20%和38%;省级项目成熟度均值从基准值4.5上升到5.8和6.3,分别比基准值增长29%和40%;国家级项目成熟度均值从基准值4.6上升到6.4和7.2,分别比基准值增长39%和57%。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体现在三方面

学生敢闯能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绩突出

国创大赛量质均高。“大创计划”孵化出学术论文500余篇/年,30余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创年会,“骨芯”获直通“互联网+”国赛并夺金。近五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200余项/年,其中国际级50余项、国家级550余项。七届互赛国赛获19金,金奖数全国第四,蝉联七届主赛道“先进集体奖”。


ed_1752733628958275.png


项目落地成创业样板。首届互赛国金项目“乐乐医”目前估值16亿元;“实唯科技”首批在青创板挂牌;“医联”以60亿元估值融资。刘瞻、王仕锐等一批创业者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教师主动投入,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理论研究结硕果。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专题研究与实践,年均申报1000余人次,立项100余项。20余项成果荣获校省级教学成果奖;出版《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11部论文集。

金课金师频涌现。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93个,全国第一;国家一流课程64门,全国第七。建成3000余门创新创业型和社会实践型课程,华为等行业专家开课500余门。每年约3000名教师指导国创、“互联网+”大赛,近400名教师荣获国省校级优秀指导教师。

榜样示范引领,创新创业领跑全

川大经验获高度肯定。李克强总理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好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批示双创18条“体现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精神……有关做法可研究推广”。孙春兰副总理接见互赛国金团队。实现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双创示范高校、双创学院、双创教育实践基地等国家级荣誉“全满贯”。双创示范基地被国家发改委评估为优秀。


ed_1752733752300806.png


创新创业获全国推广。学校逾100次到教育部司局级干部班、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全军院校长集训班等作专题报告。教育部在川大主办了“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举办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原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等教育部领导及与会代表400余人考察了川大双创,广东等多省教育厅和北京大学等800余所院校“考察调研团”前来借鉴。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道川大双创300余次。教育部“教育奋进之笔”专访i创街;国家发改委网站报道了川大产教融合双创育新探索,教育部网站刊登了川大深化创新创业新举措。CCTV-1新闻联播聚焦川大“小课堂”撬动“大改革”。2017年1月1日CCTV-10开局之年专访学校创新创业,2022年7月9日CCTV-13专题报道了学校创新带动创业就业成效。


ed_1752733775867993.png



内容来源:四川大学

关键词:教学成果奖,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