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紧随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湖北千亿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和适应性,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通过实践“一引领二对接三打造四协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汽车“新工匠”。
二、主要做法
一引领
专家引领,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四有”好老师作为标准,通过专题学习等活动,提升师德师风修养。从广西大学和武汉理工引进知名专家,聘请东风等知名企业技术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聚焦“双师双能”标准,以“五个工作室”为平台,按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工作室(专业)带头人“三级递进”,实施“十个一工程”,“五提升工程”,建设“专家引领、名师主导和工匠传承”的教师创新团队。
图1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二对接
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创新培养模式。对接湖北省千亿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合比亚迪、东风汽车等国际知名车企专家,创新“四阶段一贯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汽车“新四化”,融入新技术等,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国家标准体系,坚持“五育”并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优化“四平台四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融入智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等标准,优化课程标准和考评标准,创新“岗课训赛证创融合”的教学模式。
三打造
推动“三教改革”,打造“三优”资源。以企业实践项目为核心,融入新技术等,共同打造专业教学标准等“优质标准”;以建设国家、省级和校级规划教材为抓手,校企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打造“优质教材”;借助超星等智慧平台,实施unity等数智开发软件专项培训,开发颗粒数智资源,打造优质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四协同
协同共建平台,提升专业群综合能力。依据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推进现场工程师等项目,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协同优化升级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借助东风集团等知名企业,引进比亚迪等企业名师,在电机检测平台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共建产业学院等,协同构建高水平技术技能服务平台;依托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等优质资源,聘请东风日产等企业专家,立足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面向东风企业职工等开展技能培训,承办省级技能大赛3项和创新论坛,帮扶老河口职教中心等6所中职,协同构建社会服务平台;依托教育部中德SGAVE项目,借助德国手工业行会(莱比锡),争取比亚迪欧州海外技术员项目,提高社会服务与国际竞争力,协同构建国际交流平台。
图2 智能新能源汽车平台构建框架图
三、成果成效
经三年建设,立项结题国家和省级课题为2项和17项,参与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个,建成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省教学能力大赛奖励3项,专利17项,获批国家规划教材2本,立项建设省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获批“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与比亚迪等共建2个产业学院;开展技术培训29160人·日;立项建设教育部(SGAVE)项目等7项;承接横向项目10项,助力企业产生经济效益1289.13万元;学生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2项和54项;累计培养2569名汽车“新工匠”,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2%以上,“助企出海”,7名学生被东风和比亚迪等遴选赴埃及和欧洲参加技术服务。
四、推广应用
积极投身支持中西部地区公益性教育服务,向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输出2门课程教学资源,完成云端教学400人;向深圳信息职院等2所学校共享共用在线精品课程,开发的教材被15所高职院校选用;帮扶老河口职教中心等6所中职,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参加湖北省职业教育成果展1次,李杨龙等同学赴海外开展技术服务被省级及以上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内容来源: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双高建设,双高专业建设群,打造高水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