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专业群建设和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经过探索实践,开辟了新途径、建立了新机制、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2345’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广西“交通强国”试点和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典型经验在2022年全区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全区两所高职院校之一)。
案例荣誉:
入选首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2.获评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广西三所入围高职院校之一)。
一、建设背景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学校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交通强区、海洋强区、北部湾经济区、平陆运河建设等广西创新发展战略对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的强劲需求,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任务。
二、工作举措
(一)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保障教师发展标准化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理论+实践”双促进管理机制,创新运用“动态+结果”双作用评价体系,改革优化“政策+经费”双保障激励机制,打通校企人才互聘通道,设立团队培育共享基金,构建了以制度为牵引,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化。
学校健全人才管理机制。
(二)打造人才培育“双”基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常态化建立校内教学工场、轨道工程实训中心、结构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所,为校企人员提供共享型教学实践、研究平台;建立校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岗位轮训进行继续教育,同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能力。
人才培育“双”基地。
(三)探索“2345培养模式”,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1.“双元”共育“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采取“校企双元”共育的方式,与区内龙头企业联合培养校企教师、技术人才成为“双师型”教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企业工作站”,推进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形成教师企业实践和企业人员兼职任教的常态化机制。2.“三优先”激发“双师型”教师持续发展以优先培养重点专业教学基本需要的人才、优先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优先培养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为原则,建立教师能力持续发展机制,激活教师发展原动力。3.“四层次、四阶段”培育“双师”教师梯队培育规划:制定对应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教学带头人、名师四个层级的四层次技能发展标准,即“会”实际操作;“熟”练操作;“精”通职业技能;“专”攻高水平专业技能。培育步骤:实施“四阶段”进阶培育,即一阶段引导教师明晰专业方向,二阶段助力教师胜任理论及实践教学,三阶段激励教师取得专业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四阶段培育教师成为高端人才及领军人物。4.“五条线”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融合政府、院校、行业、企业资源,形成“双师型”教师“五条线”协同培养模式。一是师德素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师德专题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既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又遵守行业道德规范,提升师德素养。二是教育理论。通过知名教授(职教专家)讲座、学术会议、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三是教育教学能力。立足校本,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星级教师”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四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激励教师到知名院校深造,到企业社会实践,到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任职,到技能比赛平台竞技,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五是职业素养。鼓励教师以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研发,提升教师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双肩挑”能力。
三、主要成效
(一)“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有效推进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共建项目“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西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工程技术中心”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汪旭光院士工作站(点)及“王业嵩技能大师工作室”,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企业,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广西北投集团、广西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培育达到省部级建设标准的创新团队3个,建成50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库,具备行业高端认证专家级外聘教师53人,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引领交通运输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教学名师、行业领军人物领衔的教学创新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等教学改革荣誉31项,学校囊括广西特色示范性专业与实训基地、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广西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全部项目。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王业嵩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双提升”效果突出,硬核支撑人才强校战略学校“2345”建设模式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教学团队专业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成效突出。26人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西教学名师等称号,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一等奖9项;参加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暨“精彩一课”等比赛获奖项31项。立项建设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2个、名师及技能大师工作室11个、“智慧交通装备与系统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科研平台及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参与《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专业群领军人才参与郑皆连、汪旭光院士工作团队,以及平南三桥、水下爆炸仿真模拟实验室等重点项目,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深得行业认可,社会声誉好。
学校教师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西教学名师等称号。
四、推广应用
(一)双师队伍建设的典型做法获得表彰推广入选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获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校企高水平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交通创新服务平台;连续两年自治区公办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为“优秀”,典型经验在2022年全区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全区两所高职院校之一)。
在2022年全区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
(二)双师队伍建设的“交院经验”扩大影响力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职业教育网、职教筑梦等多家主流媒体刊登报道学校双师队伍建设成效,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职业教育网、职教筑梦等多家主流媒体刊登报。
内容来源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