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探究
级别:校级
负责人:刘创 王月 陈玉萍 夏春晖  全部
参与人:刘创 王月 陈玉萍 夏春晖  全部

[摘要]从学科特点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教学实践出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流课程思政,这是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针对地理学相关教材融合思政元素发展不全面的问题,以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其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具有重要性,融合思政元素要遵循主次原则、规律原则及育人原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发挥自身在教材融合思政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推动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让各学科不再局限于知识教学,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在各学科教材教学中融入相关思政元素,可以在丰富其原有文化知识内容、更全面地发挥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科学的理论及思想指导下,更好地投身经济发展、社会实践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其聚焦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2]一方面,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决定了它在科学、哲学、家国情怀、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另一方面,作为高校地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教材,人文地理学对培养地理专业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人文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促进人文地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目标。本研究以赵荣第二版《人文地理学》教材为例,从人文地理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入手,调查分析其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融合的策略。

一、人文地理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是对原有课程教学的否定,而是在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人的背景要求下,融入新的教学方式。思政课程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属于隐性教育。[3]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促使学生思想素质与知识水平的同步提高。人文地理学以培养学生掌握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提高知识水平及认识本国国情等为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强调育人职能,重视学生内在素质的形成。因此,二者的培养目标具有内在联系,且融合过程及结果与各自的原培养目标发生冲突。

二、人文地理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必要性

在人文地理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人文地理学及思想政治这两门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其在开阔地理知识视野的同时,还能够拓展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范围,是思政教育领域的变革。本研究抽样调查显示:70%的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不太了解,但在“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体现了哪些思政元素”这一问题中,只有1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间接反映出地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思政基础;只有1.67%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融入人文地理课堂教学不重要,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课程思政的重要性;98.33%的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益处(图1)。从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认可在人文地理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渴望学习思政知识的需要,说明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深厚的基础。

三、人文地理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策略

在人文地理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首先,要明确融合的原则,并以此为融合策略的前提,避免整体方向的错误。其次,专业教材的知识提炼和思政教材的融合也至关重要,是整体融合策略的递进环节。同时,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对思政元素与地理知识结合的讲授方法的掌握也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最后,课堂的主体,即学生是融合策略施行的最终环节,也是融合效果的重要体现。简单来说,融合策略要在明确的融合原则下,实现教材及教师的“思政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具体见图2。

(一)思政元素融合原则

1.分清主次,理清关系

人文地理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不是谁取代谁,而是以人文地理学的专业知识学习为主,辅以思政元素进行讲授,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高。

2.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融合的思想政治元素要符合该课程阶段学生的年龄、智力及心理等发展规律,不能一股脑、不加辩证地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材和教学。

3.符合目标及课标

课程思政下的人文地理学既要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又要满足人文地理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不能违背及随意更改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一切思政元素的融入要有理有据。

(二)课程思政的层面

1.学生层面

根据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政意识,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教材的章节、融入的量和时长都有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对思政要素的融合可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及主观意愿。同时,可通过提高学生适应能力、适当改变学习方式及了解思政相关背景知识等方式,使其较快适应和学习融合思政后的专业课程。

2.教师层面

在本次研究的后续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表示人文地理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均应在融入过程中发挥作用。可见,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均需主动参与思政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具体来说,专业教师要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思政化梳理,思政教师则协助专业教师提炼融合思政元素,建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互助体系。针对不同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及思政基础,学校可以分层进行强化培训,助力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及方法,完成考核评价体系。

(三)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赵荣第二版《人文地理学》教材中能够提炼的人文地理学学科特色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这是在思想政治课之外,对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延伸培养,也将促使人文地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四、结语

人文地理学的融合思政是一个综合发力的革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整套体系实现。除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教材或试卷编者都是这一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共同发力推进人文地理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现如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政教育方式,虽任重而道远,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及“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背景支持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将对接时代的需求,为教育发展进程做出巨大贡献。

手机浏览
我要培训资料
我要寻求合作
我要建设方案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