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讯

中等职业教育:把升学和就业当作一回事来

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有理由和必须高质量健康发展,是无需太多探讨的。当前,中职教育遇到的最大利好因素,是升学道路的不断畅通和向高层次延伸。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升学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在实施教育的时候,难免有重蹈片面追求升学率覆辙之嫌。老百姓送子女读中职,内心的期盼可以归纳为“既想升好学,又想就好业”,鱼与熊掌得兼。这是一份真真切切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就业,必须追求优质就业,必须伴随学历提升,工学真交替、大交替;升学,必须追求优质升学,始终指向促进就业,有一个好的预期在前方等待,鼓励自我突破。一句话概括:好的中职,就是让学生就业无忧文凭不愁的双满足、真发展。这需要中职校本身从从属身份过渡到主导身份。以前是为企业输送合格员工,为高校输送合格生源,中职只要做好这一段的工作;今后要把学生生涯发展、企业用工需求、高校继续深造多方的利益统一起来,为学生、为企业、为高一级学校,量身定做各方满意的育人、用人路径。在“双满足、真发展”的目标驱使下,中职应努力架构好学生发展的两类路径:一是“学历递升式优质就业”路径,二是“大订单式或融合创新型优质升学”路径。谈就业,自觉捆绑学历递升。与优质国企合作,我们推动“2+2”双高(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培养模式。如,杭州中策职业学校与杭州地铁集团合作,在高二结束后选拔学生送至高职铁路院校共同培养两年,后两年要求获得岗位操作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同时支持获得全日制自考或函授文凭,正式录用一年后报销相关费用。与优质民营企业合作,创新推出“2+1+1”职后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如,学校与海外海集团合作主管班。高二结束后选拔,高三年段作为见习主管培养,入职一年后,经考核聘为主管或部门副经理。在高三和入职第一年期间,企业组织学历进修,获得文凭后,继续工作满一年,报销全部学习费用。学校为杭州一些用工量大的主流企业,在金色蓝领本土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创造了多种强化职业技能、重视职业素养、突出职业认同感和企业忠诚度,先优质岗位就业,再在岗位上能力学历双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满意。谈升学,更多捆绑订单或体现融创特色。中职应该持续加大“3+2”和五年一贯制这类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规模。结构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衔接班一旦成为升学主力,升学的风向标就容易得到修正。中职可以做好两个发力点:第一,依托、服务强势行业优势企业办中高职衔接班。比如我们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共同与杭州市饮服集团创办了烹饪专业的五年一贯制现代学徒制班:三年毕业可以担任技术骨干培养人,五年毕业可以担任储备店长,优质平台、“丰简”自由、任君发展。第二,与认识一致的优质高职专注于联合培养“跨界融通”人才。如我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衔接的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学生,衔接的是高职“涉外导游”专业。主要出发点是应对城市和产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布局现在,用跨界融合的人才特色,争取形成“排他性竞争优势”。而与本科一体化办学过程中,中职不能眼里仅仅是本科文凭,而应是学生、行业、产业的发展未来。学校联合浙江科技学院推出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中职)与建筑电气智能化(本科)的融合培养;学校正与一传媒大学联系艺术与科技跨界的人才合作培养事宜。未来职业教育要面对的不仅是岗位,更是岗位群,是不断变化的任务链,以及机器不可能胜任的人与人的交流沟通。职业教育培养跨界融合特色人才显得日益重要。中职要思考包括两个方面的跨界融合:一方面是相邻相近相关行业专业融合。以烹饪专业为例,高素质儒厨要思考三组问题(也就是发展趋势):如何更经典更时尚?如何更健康更细分?如何更科技、更艺术? 另一方面是有技术、会服务、懂管理的融合。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技术技能生存之基,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要学习米其林餐厅,以稳定高质量的服务顾客。大数据分析走心、个性化服务舒心,要学习海底捞,用想象不到的满意粘住顾客。研究顾客成份、消费偏好、天气、社会活动,要学习“7-11”,用一种整体性关联性思维开发顾客。中职教育不是被动的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更不是一味的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升学愿望,在当下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应该带有更大的组织性和引导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生涯发展观,引导企业形成良好的人才观,甚至帮助合作企业转型为教育型企业。引进融合优质社会资源,在职业学校汇聚成资源高地,共建共享:基于学生发展,满足企业需求,一起创造一条条就业和升学交融的适合之路,供学生选择、助学生发展。中职教育,当下特别需要守正出奇,提供社会、企业、家长、学生共需的精准服务;需要有足够的定力,践行适合的教育,拒绝做迎合的教育。

阅读全文
参与1+X试点的前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发布(全)

3月26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前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2021年更新版),此次发布了前四批共计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其中第一批6个,第二批10个,第三批76个,第四批355个。点击查看完整目录

阅读全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技工院校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对建立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出明确要求。现就做好技工院校落实《意见》有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深刻学习领会重要意义,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方案。在技工院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深化技工教育改革、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技工院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意见》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深刻领会《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措施,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要加强与党委组织、教育等部门协同配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对技工院校工作指导。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技工院校人、财、物摸查工作,认真制定方案,统筹领导班子调整、制度机制配套和学校章程修订等相关工作,系统谋划推进。二、健全体制机制,发挥技工院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指导技工院校健全完善领导体制,明确治理结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保障体系等内容,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构,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支持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三、加强技工院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技工院校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优化院校基层党组织设置。要加强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要创新活动方式,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加强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改革落到实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公办技工院校、国有企业办技工院校要严格按照《意见》做好落实。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未单独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的技工院校,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党章和有关规定明确的职责任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全面摸排辖区内技工院校办学性质、规模、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班子等各方面情况,因校施策,分步实施。要统筹领导班子调整等工作,在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的前提下,成熟一个调整一个。要建立重点院校联系指导机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落实。贯彻情况请于今年年底前报我部。对《意见》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部反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2年3月17日

阅读全文
职业教育拥抱“数字化”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发展提质培优、突破创新备受社会关注。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时表示,将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促进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智慧教学质量高“为使某度假酒店暑期收入能够超越往年同期,应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在位于上海某职业教育院校的数字化智慧教室内,一堂特殊的酒店管理课程正在进行。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给出对策及理由,“博弈沙盘系统”立刻进行模拟推演,并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做出好方案。“这既是一场博弈游戏,也是数字化教学环境支持下的课堂。”该校负责人介绍,这间用于酒店管理教学的数字化智慧教室配备了远程教学系统、酒店建设营运博弈沙盘等设施和软件系统,学生可通过模拟沙盘演练、虚拟仿真实训等,在沉浸式、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强化数字化应用能力。近年来,“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数字化奠定了良好的资源与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根据专业教学需求,推出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部分院校和在线教育平台还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数字课程+电子教材”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数字化程度。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教育部将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即职业教育决策大脑系统和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职业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中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将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资源库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资源库应用体系,继续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试点,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服务高质量发展。数字人才需求旺除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升级,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数字型人才也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目标之一。“我们村的茶叶品质好,但销售不温不火,村里懂电商的人不是很多。”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介绍,为了给产品拓销路,农村普遍需要懂电商的人,由于过去缺乏互联网经济的大环境,“种地的好手一大把,数字型人才真是很难找”。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对数字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提出,截至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1100万,而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持续放大。为培养切合行业需求的数字型人才,人社部此前出台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颁布智能制造等10个国家职业标准,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和依据。此外,部分学校和企业还在乡村地区开设线上线下培训班,提供电商运营、信息管理等职业教育课程,助力本地数字型人才培养。专家认为,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相关部门应持续挖掘人才市场需求,推进数字人才教育培养,提高数字经济劳动力供给水平,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增添动力。职业发展更有盼头解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向各个行业领域渗透,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分析师等新职业不断涌现。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环境下,职业教育以提升就业为导向,依托新业态、新职业发展机遇,提质增效,让更多人在职业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0月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过去人们总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好,但互联网经济和新职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契机。”周子洋是一名高职毕业生,目前正在从事人工智能训练工作。在他看来,新业态、新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职场硬实力,同时也注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吸纳,这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一系列网课、视频课等优质线上学习内容的推出,进一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为更多人接触互联网经济及相关产业提供了学习渠道。此外,职业教育的精细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职业教育向着类型更广、专业性更强的领域发展兴趣,实现职业追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平台提出紧跟时代、自我提升的‘终身学习’概念,为用户提供涵盖多行业、各年龄段的线上课程,而且完成学时后还有相应证书认证,这让我们的职业发展更有指望了。”周子洋说。业内人士认为,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推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培养数字型人才更是当务之急。随着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将更加“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阅读全文
宁夏优化类型定位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宁夏回族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明确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大会,印发《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夏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共享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1+X证书改革、专业备案、教材管理、实训共享、学分银行、社区教育等制度,以制度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调整优化结构,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实施中职招生“兜底政策”和高职扩招计划,2021年全区高职院校招生2.4万人,同比增加6.18%;中职学校招生2.8万人,同比增加7.52%。遴选建设5所自治区高水平高职学校、13个高水平专业群和8所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校、20个优质专业群,着力培育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职业院校。实施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学历提升计划,第一批选录839人。办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1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置赛项170个,紧密对接自治区九大产业岗位技术要素,参与学生5000余名。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开展职业技能展示展演、广场专题文艺汇演、中小学生职业技能体验、企业家进校园、“十大工程项目”五类人才论坛等活动。结合“双高”“双优”建设,组织校长教师深入职业院校开展互观互评互学活动,着力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能力。组织20批次职业院校校长(院长)和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累计培训校长、教师2500余人。  聚焦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等部门认定公布并挂牌10个现代产业学院,与开发区、企业、行业、院校等28个单位重点合作共建。遴选组建20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政企校等方面参与600余人。遴选公布职业院校与28家企业共建共用教师实践培训基地11个、培育第二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5个,遴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中层干部与企业管理人员开展互派干部挂职工作。开展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举办优秀企业管理者宣讲活动12场次;组织职业院校校长(院长)进企业活动,12所高职院校校长(院长)进企业800余次。  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投入4200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大平台,统一建设智慧门户、智慧教学、实训管理、教师培训、大国工匠、企业空间以及资源中心1个门户6个应用,打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壁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汇聚和共建共享。建设中职学校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中职招生录取系统,集合中职与技工、公办与民办、本地与外地学校招生于同一平台,规范招生行为,强化监管和服务。持续加大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已举办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人员1100余人。

阅读全文
青海省“五项措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青海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化统筹设计,高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等,研究制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印发《青海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统筹谋划职业教育发展蓝图;编制“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实施方案。推动实施省级高职“双高计划”、省级中职“双优计划”,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群)。积极推进职业本科学校筹建工作,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坚持贯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推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逐步扩大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全省全日制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校的比例超过50%。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试点,在中职学校举办高职专业,着力培养一批牧区急需的护理、幼教、农牧业等技术技能人才。开放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的升学渠道,满足中职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深造需求,努力构建中高职有效衔接、职教普教相互融通、教育链与产业链相互促进、体现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  优化专业设置,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特色,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优化职业教育供给。鼓励职业学校围绕赋能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和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群。新增光伏发电、环境保护工程等20余个专业;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新能源、健康养老等60个专业。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结合市域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相应专业,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如,在西宁市,职业学校大力发展物联网、新能源、健康养老等专业;在海西州,职业学校重点发展盐湖化工、能源化工、光伏技术等专业;在海南州、海北州,职业学校加快发展民间传统工艺、农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专业。  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启动实施省级“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3所高水平学校和3个专业(群),打造重点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参与69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涉及65个专业、39个培训评价组织,参与试点培训学生达1万余人。积极承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组别项目,做好大赛组织、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切实发挥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通过优化“软件”、强化“硬件”,在投入、师资、教学、实训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和90%以上,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  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成立10个职教集团,其中入选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3个。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首批遴选15家产教融合型企业通过认证。搭建职业学校与产业园区合作平台,省教育厅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工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两翼”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全省职业学校分别与省内外145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9所学校入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鼓励和扶持企业优秀技术能手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52个,发挥校企双方的场所、设备、人员优势,推动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