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世界公认的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由他领衔开展科研攻关的“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于1996年提出,先后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kg、第二期亩产800kg、第三期亩产900kg的攻关目标,并于2014年完成了第四期科研攻关,创造了亩产1026.7kg的新纪录,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适用专业(3)
高职(1):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本科(1):植物保护
中职(1):植物保护
适用课程(1):植病流行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相关思政元素(2):科学认识、实践。
思政育人主题
• 辩证看待事物的两面性,科学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案例
袁隆平是世界公认的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由他领衔开展科研攻关的“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于1996年提出,先后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kg、第二期亩产800kg、第三期亩产900kg的攻关目标,并于2014年完成了第四期科研攻关,创造了亩产1026.7kg的新纪录,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统计,目前世界平均水稻产量约为4.3t/hm2,而中国水稻平均产量达到约6.6t/hm2,其中杂交水稻年栽培面积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58%,平均产量比常规稻增产幅度超出10%~20%,杂交稻对世界水稻生产的意义重大。
稻瘟病是为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在水稻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被称为水稻的“癌症”。2014年7—8月,由隆平高科生产的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在安徽省的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6市发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受害面积超过万亩。由于超级杂交稻“身份”,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一时间,社会上对超级稻的负面评价和质疑声不断。然而,造成安徽‘两优0293’大面积减产、绝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