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通识课:大学语文《文学与欣赏—品质》课程思政案例

jianjie-.png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律师家庭,牛津大学法律专业毕业。19世纪末在旅途中认识了原籍波兰的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早期署名约翰•辛约翰,1904年发表长篇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时始用本名。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对劳苦大众的苦难有深切的同情,对上层社会的丑恶有深刻的揭露,有力批判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给社会带来的罪恶,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fanwei.png

适用课程(1):大学语文

相关思政元素(17):文化自信、真善美、宽厚、诚信精神、勇于进取、高尚品德、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平和、天人合一、坚持理想、中华民族文化、质朴、认同感、中国梦、中国精神、包容、认真。

zhenwen.png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律师家庭,牛津大学法律专业毕业。19世纪末在旅途中认识了原籍波兰的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早期署名约翰•辛约翰,1904年发表长篇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时始用本名。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对劳苦大众的苦难有深切的同情,对上层社会的丑恶有深刻的揭露,有力批判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给社会带来的罪恶,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他的最重要作品是以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为开端的一批连续小说,即《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之歌》),《尾声》三部曲(《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他也是一个优秀的剧作家,主要刷作有《银盒》《斗争》《正义》《鸽子》《忠诚》等。

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他和他哥哥合开一爿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那座店房有某种素净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为任何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1]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我还记得,要想说明橱窗里那些靴子为什么老不更换,我总觉得很为难,因为他只承做订货,并不出售现成靴子;要是说这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因而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式的呢?这也好像不可思议。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绝不能容忍的。而且,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格。我当然在后来才有这种想法,不过在我大约十四岁那年,我够格去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时候,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就有了些模糊的印象。因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

……

查看详情.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