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2022-02-08

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基础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安排中,课程贯穿整个高职护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分别在第2、3、4学期开设。适用专业(4)高职(1):护理本科(1):护理学中职(1):护理技工(1):护理适用课程(1):基础护理学相关思政元素(13):自主学习、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尊重平等、诚信严谨、友善关爱、仁心仁术、临床思维、职业素养、专业思想、爱岗敬业《基础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安排中,课程贯穿整个高职护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分别在第2、3、4学期开设。思政改革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程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与人性化教学相结合,提高护生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尊重平等、诚信严谨、友善关爱、团队协作、仁心仁术”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课程设计中,在知识技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德育方面以“三个阶段、三个重点”的方式穿插。1.第一阶段(第二学期):重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2.第二阶段(第三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尊重平等、诚信严谨的职业能力。3.第三阶段(第四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友善关爱、团队协作、仁心仁术的职业素养。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教学中,注意体现教师引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与创新思维;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和专业思想的巩固,采用“三环节环环相扣”的教学手段来达到育人目标。……

阅读全文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如何融入思政教育

2022-02-08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如何融入思政教育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通过增设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等推进步骤,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国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审美教育等内容渗入教学,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程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角,解读国潮复兴等热点,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案例及当今服装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等,凸显出民族品牌自立自强的文化精神,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课程思政;传统文化;服装结构设计;高职;工匠精神。适用专业(6)高职(2):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2):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中职(1):服装设计与工艺技工(1):服装设计与制作适用课程(1):服装结构设计相关思政元素(23):文化自信、耐心、审美能力、精益求精、爱国情怀、三全育人、学习热情、民族自豪感、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立德树人、自立自强、团结互助、中国传统文化、友善合作、价值观、民族自信心、职业素养、人生观、专注、工匠精神。1.探索《服装结构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的时代背景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创新、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已成为专业型人才必备的能力,高职服装专业的教育需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并发扬“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全面转化。近年来,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由“纺织服装大国”向“纺织服装强国”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中国服装产业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必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民族品牌,振兴民族产业。《服装结构设计》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准确的人体测量、规范的制图标准,以及完成各种服装款式的结构设计,实现服装从平面设计效果图到立体成衣造型,这些重要的中间环节,也决定了服装穿着的舒适性。因此本课程既体现了高职服装专业对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要求,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通识性。同时,本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基于此,我校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德育要素”,确保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对“课程思政”育德、育才能力的探索和设计,是历史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担。因此,既要把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又要把教学思维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全面立体化转型的目标。根据专业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将大国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职业素养、服装美育熏陶等内容融入教学,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方式,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2.1融工匠精神于课程“工匠精神”是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还体现着专注、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服装专业作为传承千年的手工艺行业,在今天更要最大化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将匠人精神融入课堂。2.2融传统文化于课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突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又是服装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更有利于把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心。2.3融职业素养于课程服装专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贯穿融入到课程思政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岗位职业素养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2.4融美育思想于课程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融入美育,从欣赏精美的服装成衣开始,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美的向往;从营造环境优美的实训室做起,培养学生美的行为、美的心灵;从制作唯美的服装成衣抓起,鼓励学生感受美的内涵、创造美的事物。促使学生理解美的标准、感知美的体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打开创造美的思路。......

阅读全文
能源动力: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2-02-07

能源动力: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流体平衡、运动、流体和固体相互作用的力学规律及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专业基础课,是车辆、机械、材料、高工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进行流体受力分析计算的基本技能,获得解决有关流体力学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适用专业(4)高职(1):新能源汽车技术本科(1):能源与动力工程中职(1):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技工(1):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适用课程(1):工程流体力学相关思政元素(3):综合素养、人类文明、抱负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流体力学知识,打好学习基础,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专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离不开对流体力学问题的探究,在开展流体力学教学时,可以引入古今中外流体力学相关事件、最新科技成果和流体力学大师精神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流体力学与文明发展我国水力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从赵州桥到真州船闸,从铜壶地漏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警句,从九龙杯到“做人不可过满”的哲理。人类对流体力学的认识是从治水、灌溉、计时、航行灯等方面开始的。流体力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举足轻重,通过将流体力学与人类文明发展联系起来,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思政案例

2022-02-07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思政案例

农药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残留在环境中的农药会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农药的不当使用也会引起农药残留超标,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威胁人的身体健康。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对生态的破坏、野生动物的食用等人类的不良活动是新冠病毒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抵御疫情,首先就是人们要有较强地自身免疫能力。适用专业(3)高职(1):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本科(1):植物保护中职(1):植物保护适用课程(1):植物化学保护学相关思政元素(1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积极向上、法治建设、健康意识、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担当、创新精神、环境保护、职业素养、正能量、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学习兴趣。(一)导入我国是农药生产与农药使用第一大国,但目前市面上主打农药品种的知识产权却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农药市场的大多数利益被他们所剥夺。我国已经重视新型农药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在农药市场上有较大的占比。农药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残留在环境中的农药会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农药的不当使用也会引起农药残留超标,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威胁人的身体健康。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对生态的破坏、野生动物的食用等人类的不良活动是新冠病毒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抵御疫情,首先就是人们要有较强地自身免疫能力。(二)课程内容农药的环境行为导致农药使用后使农药无处不在,引入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对环境中各种生物的影响,故评价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农药残留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其演变和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不同农药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同,故需对农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课程探讨对农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及农药污染控制的途径。按照课程设计,每个知识点引入相应的思政元素。主要引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甩锅”中国的现实和如何破解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同时引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举措,以及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正确认识和防控。(三)讨论讨论过程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视野对农药污染防控提供可行性建议。农药污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农药生产者、管理者、农药使用者等不同角色人员都应该从自身职责出发。生产者生产合格的、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并为农药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管理者应该做好市场监管,有力地组织统防统治减少农药使用量,指导农药使用者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农药使用者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规范施药,杜绝滥用农药;国家要最大限度的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管理规程和惩罚机制。作为当代大学生,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应该发挥哪方面的作用?同学们也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知识储备来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作为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深刻掌握防治植物病害同时也是人类传染疾病的三种途径,即控制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寄主。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够对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有很好地理解。首先做好自身的防护,同时也应该向周围的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阅读全文
园艺专业:《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案例

2022-02-07

园艺专业:《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案例

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园艺专业的《花卉栽培技术》专业课程如何从立德树人方面转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并对《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园艺专业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适用专业(2)高职(1):园艺技术本科(1):园艺适用课程(1):花卉栽培技术相关思政元素(24):合作精神、诚实守信、职业道德修养、精益求精、爱国情怀、学习热情、职业精神、安全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不断探索、责任意识、踏实做人、道德品质、勤恳做事、不断追求、认同感、世界观、人生观、为人民服务、创新、进取精神。一、园艺专业《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重要性园艺专业的教学是以政策价值为基本导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学生就业上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蔬菜、花卉、果树、草坪及园林树木的栽培、繁殖、应用技术。《花卉栽培技术》是园艺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课程的实践性强,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将业余活动与课堂有效结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花卉产业行业发展前景,对花卉行业产业有初步的价值判断,通过经济效益刺激学生专业认同。主要就业方向是花卉生产(以国家职业标准花卉园艺工为参考),在花卉生产栽培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农业气象学》《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土壤检测与肥料施用技术》等基础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从事花卉繁殖、生产、管理和花卉应用等职业能力、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二、园艺专业《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目标园艺专业课程必须明确其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责任,即体现德育功能。《花卉栽培技术》的课程性质则由以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基本技能的运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的花文化和花卉行业、产业价值的认同感,及对花卉栽培技术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重视。教学目标由原来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转化为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有价值引领、优秀文化传统观念,甚至将专业发展新理念、新事态或新的研究成果带进课堂。如水仙雕刻实训,除了让学生掌握水仙球的选择,水仙雕刻的原理、方法及基本程序外,还要熟悉水仙的发展史及与水仙有关的古诗词,这部分内容就通过播放“科技苑———水仙雕刻”的视频完成。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到专业知识,了解这些专业技能都源自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也充满自信。三、《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重新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线、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生产计划制定———编制生产方案———农资准备———品种选择———整地栽培———田间管理———产品采收(销售)———防寒越冬———经济效益分析为完整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以直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松原当地花卉栽培技术与日常养护管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耐心、恒心和毅力。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由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贯穿整本教材,将课程具体内容重新整合为5个学习模块(学习情境),20个典型工作任务,96学时。5个学习模块包括:花卉生产资源及资源调查、花卉生产计划制定、花卉生产技术规程及技术管理、花卉(种子、种球)采收与销售、拟定花卉周年生产计划及成本核算。20个典型工作任务如:一串红播种育苗技术、盆栽翡翠珠日常养护管理技术、月季扦插繁殖技术、朱顶红分株繁殖技术、蟹爪兰嫁接繁殖技术、菊花整形修剪技术等。以一个工作流程为例:通过学生对松原室内各花店花卉栽培观察与种类识别调查发现,绿萝是最受欢迎的温室花卉之一,它能吸收甲醛、净化空气,养护管理容易,且繁殖方法简单(扦插即可),花店的绿萝每盆售价30~40元。学生首先要去花店进行花卉调查与识别以上信息,这个过程锻炼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完成资料整理和调查报告,整个过程让学生知道,只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善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完成整个任务过程中,资料分析和整理工作任务需要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彼此探讨、交流,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就达到了团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另外,学生间个体差异,不仅学会帮助他人,还要接受他人帮助,这就是做人的胸襟———踏实做人,勤恳做事。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及互助的快乐。绿萝扦插繁殖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何运用繁殖技术解决花卉繁殖问题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它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更因为这个技术操作过程也是学生形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衡量的途径,体会学以致用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即让一盆绿萝,通过扦插繁殖培育出10盆绿萝,让学生获得经济效益的驱动,带来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这20个典型工作任务都是在历年教学过程中针对松原当地花卉品种绿化应用性与盆栽花卉栽培广泛程度上总结出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适合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改变学生价值观的工作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材重新整合后,以一个完整的工作内容为主线,课程内容德育元素体现如下:(1)生产计划制定及生产方案的编制:通过对吉林省花卉生产资源的调查,整理分析,完成调查报告,整个过程让学生知道,只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花卉生产计划的制定及编制,让学生对吉林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的讲解或归纳总结,以及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和切身感悟,让学生亲身参与行业实践调查,领悟到花卉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增强就业信心。(2)花卉生产技术是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包括种子的识别、种子处理、播种、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彼此探讨、交流,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就达到了团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另外,学生间个体差异,不仅学会帮助他人,还要接受他人帮助,这就是做人的胸襟———踏实做人,勤恳做事。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及互助的快乐。(3)花卉繁殖技术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何运用繁殖技术解决花卉繁殖问题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它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更因为这个技术操作过程也是学生形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衡量的途径,是体会学以致用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在花卉繁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繁殖技巧,更要精细管理,才能在繁殖过程中提高花卉繁殖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养花爱好者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懂得技术的人少之又少,因此给园艺专业的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机会。(4)花卉的育苗技术部分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适时运用新技术培育花卉新品种,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创新的进取精神。(5)花卉的日常养护管理就是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简单的事情反复做,这样养护管理本领才能精益求精,这就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出具备职业道德高、职业素质高的专业人才。(6)花卉生产技术规程,有严格的职业操作标准,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7)产品的采收和销售需要学生了解采收标准,销售则需要学生了解花卉产品,掌握花卉寓意(花语),如:菊花代表长寿,重阳节送给父母,代表天下儿女孝敬父母、尊敬父母,让学生学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时常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阅读全文
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

2022-02-07

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

《生物化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但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思政育人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了注重知识传授和强化专业技能外,也注重价值引导。在进行课程全方位教学设计时,教师全面分析、收集及整理了生化知识点里的思政元素,梳理提炼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融入式”设计。重塑教学目标,梳理教学过程,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元素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专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通过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也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适用专业(23)高职(7):食品生物技术、化工生物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生物制药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本科(11):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合成生物学、应用生物科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生物医学科学中职(3):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生物药物检验技工(2):生物化工、生物制药适用课程(1):生物化学相关思政元素(22):文化自信、无私奉献、思维能力、专业精神、艰苦奋斗、热爱科学、育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三农情怀、求实、奉献、协同、科学家精神、分析问题、科学献身精神、追求真理、认同感、科学精神、爱国、责任担当、创新。(一)在案例中体现“爱农知农为农”精神作为农业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我们在以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案例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同时追踪科研新进展并融入到课程相关内容中,特别是生物化学理论及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案例和研究。例如:根据氨基酸合成途径设计的除草剂草甘膦、生物固氮以及生物化学技术在现代农业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为培养“爱农知农为农”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服务。(二)了解中国科学家经历,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教师搜集了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家、突出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建立了资料库,并融入到相关的专业知识点中,展示我国过去、现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使同学们感受科技工作者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一节时,引入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一穷二白”的时代背景下,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介绍。通过介绍,使同学们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们在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高度的国家使命感的驱动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学习“RNA转录”一章,引入施一公团队解析高分辨率酵母剪接体的研究,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世界基础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对世界科学的重大贡献。通过对本专业我国杰出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与突出贡献,使同学们了解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三)讲述学科故事,感受科学精神通过讲述学科知识背后的故事,认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学习“氨基酸代谢”一章中以甘氨酸为前体合成卟啉环的代谢途径时,介绍了科学家David Shemin把自己当实验动物研究代谢的故事,他购买了同位素,标记甘氨酸后,多次服用后抽血检测代谢物标记情况。同学们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了科学家甘当小白鼠的科学献身精神,这种精神让同学们赞叹不已。......

阅读全文
铁路专业:铁路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2-02-07

铁路专业:铁路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适用专业(27)高职(15):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制造与维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车辆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物流管理、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本科(1):铁道工程中职(5):铁道施工与养护、铁道运输管理、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信号技工(6):铁道运输管理、铁路工程测量、铁路施工与养护、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信号、铁路客运服务适用课程(1):铁路工匠精神相关思政元素(15):精心、用心、专心、追求极致、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品质精神、敬业、爱岗敬业、自我修养、创新。案例分享敢于创新的“巧工匠”一身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脚穿解放牌电绝缘鞋,头戴安全帽,身背工具箱,在向前延伸的铁路沿线上边走边查看,直至身影消失成一个点,平均每天近20千米的巡检,这一走就是三十余年。三十年,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信号工成长为铁路信号高级技师;从蒸汽火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如成千上万的铁路建设者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诠释着不畏艰苦、坚忍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普通”到“高速”、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他,就是沈廷山,中铁十局电务公司一名铁路信号工。自参加工作成为施工队一名信号员以来,30多年如一日,他扎根一线,先后参与完成京九铁路、京沪铁路、胶济铁路、阜淮铁路、济青高铁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新建、改扩建施工;他精心育人,先后为企业培养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主管等岗位人才累计近30余名;他勇于创新,先后完善“电源线绑把”等7项施工工艺,创新“方向滑轮拉电缆技术”等3项技术,完成“提高室外箱盒配线工艺质量”等技术课题10余项,他爱企胜家,在他心里,企业为重、家庭为轻,工作最重、名利最轻。他用执着的信念默默奉献,坚守着对企业的忠诚。三十多年的工作积累和技术磨炼,沈廷山对铁道信号专业知识的掌握及操作已达到了行业内顶尖水准。在京九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中,他先后发明了方向滑轮拉电缆技术等3项革新技术,将工效提高了近三倍,为企业节省工费和材料费100余万元。在徐州枢纽应急改造信号工程中,他主持的“消除信号电缆绝缘不良问题”课题,攻克了信号电缆绝缘不良的惯性问题,使整个徐州枢纽340条公里站内信号电缆绝缘不良降为零,杜绝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他带领技术人员针对室外箱盒工艺进行科技攻关,攻克“提高室外箱盒配线工艺质量”等十余项技术课题。憨厚朴实,默默奉献,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中国铁路人不懈坚守的执着信念,还有那一腔热血迸发出的不竭力量。他将责任和使命化作坚持的动力源泉,诠释着当代产业工人扎根一线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

阅读全文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案例

2022-02-07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案例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此研究源于教育社会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工作职位、人际交往也都与人们的教育程度相关。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化和分层,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分化,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研究证明,教育确实能使人们向上社会流动,但是它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此外,近年来有媒体不时发出评论说,中国当下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向上社会流动出现瓶颈状况。适用专业(3)高职(1):社会工作本科(1):社会学中职(1):社会工作适用课程(1):教育社会学相关思政元素(3):自主学习、开阔视野、主动性。本课程总的方法是研究性教学,这是非常有趣的教学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抛弃了教师的一言堂独霸讲台的教学方式,不是以灌输式方式让学生接受某些观点和看法,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以分享和讨论的方式展开,对学生既是压力和挑战,也是打开学生思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理性、综合地理解问题和辨别事物的有效途径。此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亦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好机会。本章的第一节由周靖同学展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研究,从他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上,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周靖同学的PPT大纲:(从社会分层的观点看中国的社会现实)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情!一、从社会分层的观点看中国的社会现实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不平等二、从社会分层的观点看中国的社会现实分层会将社会划分成许多部分,它们彼此隔绝。分层始终具有一些物质方面的特性。分层也始终具有权力方面的特性。分层的各种模式一般是相当稳定的,足以在世代之间一再被重复生产或传承。分层体系一般都会突出地表现为争夺或斗争。 三、理论家恩想家的分层方法柯林斯认为,教育也像是一个竞技场,各个集团为了达到或巩固他们高地位阶层,都去争夺并控制教育,使教育成为达到他们目的的工具。四、中国社会的实际分层:总体性精荚阶层;工薪阶层;贫困阶层或需救济阶层比较符合客观情况的社会分层应包括:总体性精英阶层;知产阶层;平民阶层;需救济阶层。……

阅读全文